新闻资讯
有关思考的故事?关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故事
首先科普一下,明代宦官有很多级别,包括典簿、长随、奉御、监丞、少监、太监。我们常说的太监,和明代的太监,不是一个概念。
想当上太监,不仅要狠心拉一刀,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,一步一步往上爬,当真是一部血泪史。
太监不是明朝的特有产物,但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,几乎全出在明朝。王振、刘谨、魏忠贤等,无不是权倾朝野、炙手可热的人物。尤其是魏忠贤,居然几乎到了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地步,被称为九千岁,实在是太监中的极品。
网络配图
明朝的太监,为什么权力这么大?
明朝,宦官有专门的机构,共二十四个衙门,分别有十二监、四局、八司,其最高统领宦官才能被称作太监。这二十四个衙门中最重要的,是司礼监和御马监。
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,集天下大权于一身,可是,从此以后,天下的奏折也就只能由他一个人看了。中国这么大,每天发生的事太多,皇帝要看的奏折太多。
因此,做皇帝,尤其是做个好皇帝,是个苦差事,你要牺牲很多娱乐时间,而且要有个好身体,才能处理好国家大事。
朱元璋身体好,勤政,处理天下大事自然不在话下。可是,他的子孙远没有他这么敬业,都想着多有些业余时间泡妞、喝酒、炼丹。这样折腾,时间显然不够用了。
怎么办?
明宣宗是个懒散皇帝,为了解决时间不够用问题,他将权力分为了“票拟”和“批红”两部分。
“票拟”也称条旨,指的是大臣代替皇帝阅览奏折,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,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,送给皇帝御览。
“票拟”的权力,一直由内阁大学士行使,他们用蓝笔将事情的处理意见写在奏折上,交给皇帝。
网络配图
这样,皇帝就不用看完整个奏折,只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批示即可,大大节省了时间。
当然,内阁只是提出意见,至于用不用,怎么用,还是皇帝说了算。最终解释权还保留在皇帝手里。
皇帝会用红笔将自己的决定写在奏折上,告诉官员该怎么办。这就是“批红”。
这样分配权力,既节省了皇帝的时间,提高了办事效率,又有利于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。同时,和太监没有任何关系。
然而,明宪宗过于懒散,连“批红”都懒得做,专门设置了司礼监,将批红这样的国家大事,交给了太监去做。太监由此登上了政治舞台。
司礼监中,最有权的是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。
秉笔太监负责用红笔批示处理意见是否可以执行,这实际上是以前皇帝的权力。秉笔太监虽然进行了批示,却不是最终意见,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要再次审核一次,如果认为可以,就盖上公章。如果认为不好,有权打回去重新批红。
在中国,印章有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。红头文件再重要,如果不盖上印章,也是白纸一张。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太监中的一号人物。
网络配图
明代很多直臣上奏折告太监,可是这些奏折皇帝没看,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先看了,你怎么告得赢?
此外,让人闻风丧胆的东厂,也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担任提督。同时负责全国的特务机构和机要工作,你说太监能不牛吗?
御马监绝对不是养马的地方,更不是《西游记》中写的弼马温等小官待的地方。明代的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,实为内廷“枢府”。
其实,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、经营皇店,与户部分理财政,真称得上是有枪有钱有粮。
此外,明朝两度设置的西厂,也由御马监太监担任提督,与司礼监太监担任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。
看过徐克的电影《龙门飞甲》的人都知道,在这部电影的开头,陈坤扮演的厂花雨化农,就是西厂提督,一直和东厂争权,闹得不可开交。
所以,明朝的太监权力这么大,都是皇帝惹的祸
有关思念情人的诗句?用风表达思念的诗句
位列“三曹”之一,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,除七步诗之外,《洛神赋》便是他最着名的代表作之一了。但曹植在《洛神赋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?
甄后,是曹丕的妃子。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,这就兄弟之道言,是其不义,就君臣之道言,是其不忠。不义不忠,大逆不道,成何体统?于是从古至今,便有一支浩荡大军,来辨伪正本,口诛笔伐。 唐彦谦曾经说:“惊鸿瞥过游龙去,虚恼陈王一事无。”陈王,就是指曹植。宋人刘克庄却说,这是好事之人乃“造甄后之事以实之”。明人王世贞又说:“令洛神见之,未免笑子建(曹植字)伧父耳。”清代又有何焯、朱乾、潘德舆、丁晏、张云等人,群起而鞭挞之。
网络配图
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,大概有如下几点:第一,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。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《感甄赋》。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,本来就很紧张,曹植写《感甄赋》,岂不是色胆包天,不怕掉脑袋了吗?
第二,图谋兄妻,这是“禽兽之恶行”,“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,污其兄子(指明帝)之母而兄子晏然,况身为帝王者乎?”
第三,李善注引《记》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,并把此枕赐给曹植,“里老所不为”,何况是帝王呢?极不合情理,纯属无稽之谈。
网络配图
第四,《感甄赋》确有其文,但“甄”并不是甄后之“甄”,而是鄄城之“鄄”。“鄄”与“甄”通,因此是“感甄”。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,任鄄城王。
第五,《洛神赋》一文,是“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”,“其亦屈子之志也”,“纯是爱君恋阙之词”,就是说赋中所说的“长寄心于君王”。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。如果说有所增加,只是说,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。
与此相对立的是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,有的作者干脆认为洛神就是甄后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三百三十一《萧旷》篇和《类书》卷三十二《传奇》篇,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。洛神女说:“妾,即甄后也……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,文帝怒而幽死。 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,叙其冕抑。因感而赋之。”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,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,甚至说:“君王不得为天下,半为当时赋洛神。”
网络配图
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·甄后》篇中,甄后大骂曹操、曹丕,说“丕不过贼父子庸子耳”,连父带子一块骂。后面还有一段评语是这样的:“陈思时一见,《感甄赋》不虚作矣。”
综观千百年来的争论,对立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充分而直接的证据来说明是感甄或不是感甄,大多是推论。如果说是感甄之作,用什么确凿的材料来推翻否定者所提出的六点疑问?如果不是为感甄而作,那曹植又为什么写这篇《洛神赋》?
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,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其兄长迫害的曹植,会产生《洛神赋》中所表现的那么真挚的感情吗?似乎也不可能,所有的这一切仍旧是悬而未解的谜。